新能源汽车作为一个发展中的新事物,在技术的成熟性方面处于很大的劣势。因此,相关部门对于新能源汽车多方面的指标都采取含糊不清的对待方式。因为指标一旦清晰了,新能源汽车就势必不能取巧,必须达到。但无论必须达到的指标要求是高还是低,都不适合。
指标低了,会受到消费者的质疑,这个指标也就相当于不存在。
指标高了,那么大多数新能源汽车又达不到,将大大限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可是,数月前比亚迪电动汽车因碰撞起*,烧死出租车司机与乘客,这让新能源汽车的规范已经成了不可能回避的问题。
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安全性,**值得任何关注行车安全的人慎重对待。
随着上海关于新能源汽车各方面的要求细则披露,在中国专做碰撞测试的中汽研究中心,也表示正在制定新能源汽车的碰撞标准。它还表示,虽然没有进行正式的碰撞测试,但是已经做过不少的试验。由于汽车厂商基本上都将电池放在汽车底盘处,所以在碰撞的过程中通常都可以得到很好的保护,不会引起什么异常。
按照道理来讲,由于车身内多了一个危险的易燃易爆物,新能源汽车抗碰撞的要求必须高于普通汽车。但是,这个易燃易爆物占了很大的体积与重量,要保持车辆性能,就应该在其他地方减少用材,所以,通常新能源汽车在安全防范上,反而要少于普通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