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对汽车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C-NCAP和E-NCAP。
C-NCAP是中国的汽车碰撞测试,E-NCAP是欧洲的汽车碰撞测试,都是对于汽车的安全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无论是在消费者购买选择层面,还是在汽车厂商的安全设计改进层面,汽车碰撞结果的各方面准确数据,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E-NCAP是欧洲的**测试,它由5个国家**牵头创立,甚至很大程度影响着汽车在欧洲的销售资格。它不仅仅是欧洲的**测试,应该也可以算是全世界***的汽车碰撞测试。由于它属于官方性质,而且还不止一个官方,集合了汽车方面的**和高科技工程师进行专业安全评鉴,所以它的公平性应该是能够得到**的。毕竟某些国家自己的某些车辆是安全的代名词,E-NCAP不够公平影响的是自己的利益。
而C-NCAP,咋一听,会让人觉得是欧洲**测试E-NCAP的中国版。虽然都会觉得中国山寨的东西通常会发生一定程度的缩水,不过好歹也算一种比较客观的测试,至少结果比较之下有参考的意义。
可是很遗憾,大多数人对C-NCAP的名字产生了误会,C-NCAP并不是国家**官方的,它只是一个企业组织。C-NCAP带有很大的商业性,它必须保持**。
C-NCAP的出现,等于是为中国的汽车企业提供了业内的“高考”。一切向C-NCAP看齐,只要能够在C-NCAP中得到5星的安全评价,那么就可以大肆宣传,向全国人民展示自己的安全性。
C-NCAP会将碰撞数据高价卖给汽车企业,听说也会将撞废的汽车原价卖给汽车企业,当然C-NCAP也会很耐心地指导将要进行“高考”的同学,如何可以考得好的成绩。
关于C-NCAP的碰撞测试结果究竟有多大的参考价值,这很难进行准确判断。不过普遍获得C-NCAP碰撞测试5颗星的超安全日本车,在现实中往往被碰撞测试3、4颗星的欧美车撞得面目全非,到底是什么原因我也不知道,或许是碰撞的角度不对?
当然,即使是对于C-NCAP有这样那样的意见,我也应该说明,其实日本车在欧洲的E-NCAP碰撞测试中成绩同样不错。所以国内现实中通常日系车撞不过欧美车,要么就是日系车到了国内在设计和用料上进行了缩减,要么就是碰撞测试即使保持着公平公正,科学性依然不够强,测试依然片面了些,难以概括实际行驶的大多数情况。
国外做了汽车高速下的碰撞测试,使用的是时速192公里的福克斯,结果如上图所见,撞成了一堆满天飞的零件,就算坐在驾驶舱的是蝙蝠侠也活不下来。其实,只要车速达到一定的程度,比如上了100,那么无论多么结实的车,基本上都只有一个结果——散架。在高速路上,车速达到100是很容易的,只要发生碰撞前的一瞬间没有及时地进行制动,汽车就会撞成一团废铁。经常开高速的人要注意,汽车的时速只要超过了120,制动将变得危险且困难。而在平时的公路上,时速100的碰撞,也仅仅只需要两辆压中线迎面行驶的汽车各自速度达到50就够了。
所以,汽车*大的安全不是来自于它碰撞时是否够结实,而是来自于是否会发生碰撞。很多时候,abs、esp等制动与行驶辅助系统做到了更好的防范于未然。
但比安全辅助系统更有效的,是驾驶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与驾驶技巧。无论什么车的安全加成,也比不过一个驾驶员更用心的安全行车意识。
理智地看待碰撞测试,不要因自身的车型碰撞结果好而开车粗心大意,也不要因自身车型碰撞结果差而开车战战兢兢(虽然通常不会有这种人),*高等级的行车安全安全就属于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