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汽车,在我眼里,就是一堆零件,采用各种技术组装起来的一个机器,由于科学技术还没有发展到机机器有人类思维可以打败人的程度,所以,自然也不会有超高的要求对它。不像有些人,看着有的汽车会惊艳到看到人间尤物一样的程度,如果我是读者,看了这些文章,恨不得也得娶个汽车老婆,各种夸耀。
可是我不幸是学汽车的,想想当初上学时各种辛苦,也就实在无法觉得汽车这东西会像美女帅哥一样有感情,有思维,不过就是一堆钢铁,因为人的巧妙构思,因为现 代科技以及现代流水线工业的原因,成了这么一台车,供人代步,抑或摆阔。不过相信大多数人是用来代步的,摆阔倒谈不上了。真正能用来摆阔的车太贵了,一般人望尘莫及。
所以,咱们还是说说普通人的车吧。
有一点得承认,也是前提,中西方发展史上,只有两个时代是发展水平相近,汉朝和宋朝时,一定程度上,宋朝还反超了西方。但是,从南宋小朝廷开始步步下滑,到了清朝,用煤碳和石油能源开始的内燃机时代,西方甩开东方几十条街,开始了西方主导世界的时代。
对的,你没有看错,也正是因为能源和技术的原因,中国落后了。至于体制,暂时不必说它,那属于更宏大的范畴。咱们先承认了,西方,包括西化的日本,其机械技术是非常发达的。
所以,才有三十年前的汽车合资合作,才有这遍地汽车合资公司。
所以,才只有二三十岁甚至更小的自主品牌,你一定要它比外资公司牛气,是不太现实的事情。
但是,既然是技术上的事情,是人的因素,那么,后来者就有希望,尤其是,中国进入迅猛发展的21世纪,赶上西方,*终反超西方,也不是没有可能的。有不少**学者,都有这样的论著,有心者不妨去看搜搜看。
所以,中国的汽车文化不发达,人们看待汽车的眼光还不成熟,理性少于感性,尤其是花一大笔*得来的汽车,你说怎么能不看成美人一般呢。
也正是因为如此,合资外资厂家才欺你宰你没商量。商人的天性就是逐利,全世界都是这个理。
扯远了,说说那些似是而非的,有关汽车的问题的。
召回就是质量不好
召回,是厂家履行他的法定义务,二万多个零件的汽车,不出问题是天方夜谭。虽然汽车产生了一百多年,但是,*新的技术总是会集合在汽车上,汽车越来越复杂, 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开,越人性化,虽然说主机厂的经验避免了许多问题和隐患的发生,但是,客观上,不可能做到不发生一点问题。所以,各国都有相应的召 回法规,为的是**消费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召回并不意味着产品质量不好,相反,许多厂家回避召回,各种样口推托,才是不负责任不安全的,而召回的汽车, 至少会完善和消除了此次召回的缺陷和隐患。
*近观致召回,就被不少人笑话,说是质量不好的表现。其实,观致代表了自主品牌汽车的*高水平,其质量与合资产品没有分别,用料上,工艺上,其实还远胜一些合资品牌。
大车就安全
汽车安全不安全,其实与其大小没有关系,衡量是否安全的标准,是各类碰撞得分,一热门来说,四分以上的车型就比较安全了。在这些标准当中,E- NCAP严于C-NCAP,公认*严的是IIHS(美国公路****协(Insurance Institute for Highway Safety的缩写),因为它不但正面碰撞的速度高,更要求侧面和小角度碰撞必须达标。
买进口车的可以查查它IIHS得分以参考,买合资车的可以参考E-NCAP得分,自主品牌的可以参考C-NCAP得分,有些自主品牌比如长安长城等,设计时就参考了E-NCAP的标准。
一般来说,在中国的高速公路有限速的情况下,满足了C-NCAP标准就是安全的车。
而那些为了满足中国“简单大车”的合资企业,甚至一些自主品牌,往往采用小马拉大车的方式,却是非常不可取的方式,车大了,其动力就不够用,而且,也因为动力小的原因,会造成一些问题。
小马拉大车的车型不少,尤其是那些车型的入门款,配置少不说,不足的动力,始终是个硬伤。不要贪图好听去买了入门款,其实不如买个低一点车型的高配版。
外国车就比中国车好
这 话如果在三二十年前,是可以这么说的,那时候自主品牌还处于模仿阶段,的确是没法跟人家相比。但是,发展到如今这个年代,自主品牌的车型无论是外形还是质 量,都与同级别合资品牌不相上下。自主品牌的车型多数为了表示诚意,为了跟上时代,配置也非常丰富,并不是非议者说的那样:“性能不够配置凑”。相反一些 合资品牌还坐在以前的辉煌里,不肯认同现实,不少车型价格高高,配置全无。
安全配置多就安全,可以随便开
安全配置分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种。比如说,安全带就属于主动安全,安全气囊就是被动安全。如果以发生事故的时间来分的话,那就是事故前发生作用的就属于主动安全,事故发生过程中或者发生后的发生作用的,就属于被动安全。
*初中国市场的车,能有ABS就可以很傲娇地说自己是*安全的车,而随着自主品牌的逼宫,现在各种安全配置都在朝车上加,比如说ESP就成为衡量一款车安全配置是否高的标准。
再多的安全配置,如果你开得不安全,那就不会安全,不要说机械有些会失灵,一些碰撞条件是否满足往往决定了安全配置是否发生作用的条件,比如说,安全气囊,一般的碰撞**不要弹出,修理费用高倒是其次,其高速**的瞬间,其弹力对人的伤害也不小。但是,到底是要什么样的条件才满足其弹出?这个问题到现在也是难解的难题,不少消费者跟厂家打官司,也无非是因为车祸时安全气囊并没有弹出,而相反的,上个马路牙子气囊就弹开的,也比比皆是。
没有*安全的车,只有安全的驾驶方法。不要太依赖安全配置,此外,上了一百的时速如果发生碰撞的话,任何车也难有生还的可能。
什么样的隐患才要召回?
什么样的隐患才需要召回,这得由法规和标准说了算,不是你觉得你这车有隐患就处召回。正常的疲劳和磨损,是不构成召回条件的。比如一个人生下来到老,各器官都会老化,*后都会死,你不能说哪个器官有点退化或者有点小毛病就得去割掉,去更换。零件和材料的疲劳在正常的使用中,随着车龄的增大都会出现,只要其疲劳极限跟整车一样,就不构成召回的条件。之前人们常说外国特别是美国法规严,召回多,现在的情况物极必反,倒是在中国召回的车辆要受到质疑了。如此,厂家更多回避召回,有隐患也拖着。
皮薄的车不安全
似乎是某车型当初为了提升销量,打击对手时说过,日本车皮薄不安全,我们的车如何如何。后来这种观念就深入人心了,特别是一些去买车时,先伸手用劲按一按车头,不幸有些日系车就被按出了坑,然后一通扯皮。
皮薄皮厚其实与安全无关,只是一层蒙皮罢了,真正的安全性其实由车架和A、B、C柱 以及驾驶空间的抗挤压度有关。不少车企都标榜自己用了多少比例的高强度钢,正是为了保证发生车祸时驾驶空间不变形,利于保护驾驶者以及副驾驶。现在社会发 达了,人们对于行人的保护意识也在提升,发动机舱部位要求碰撞、事故时自动溃缩,分散碰撞能量以保护行人不受到更大伤害。现在无论是标榜自己吸能车的日系 还是欧系以及自主品牌,发动机舱都是可以吸能溃缩的。
如果买车时一定要按一些,倒是不妨用手摸摸各接缝是否前后呈鳞片化,十字缝的各部分是否对称。这些细节决定了造车时是否用心,工艺是否严格,出厂检验是否严格。实在想要试试这车是否皮实,不妨用力下压一下悬挂部位,感觉一下悬挂是否有足够的弹力,是否能让你开车不太辛苦。
美欧车系都是油老虎
早些年,特别是美国的地广人稀以及油价的低廉,决定了美国人喜欢开大车,对于油耗也不甚计较。但是,只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能源战争频发之后,人们对于 节约能源的意识逐渐高涨,对于发动机和变速箱提出了低能耗的要求。日系车也就是趁这个机会才上位的。由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以及各总成包括车身流线形的日渐成 熟,现在各系车在节能上都相差不多。美系车也不再是皮糙肉厚的代表,欧系车则更多地利用涡轮增压等技术来提升经济性。选车时看看工信部油耗,基本代表了大 概情况。
当然,还是那句话,人的因素其实更重要,如何开车能省油远比哪系车省油要实在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