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对原本在中国的班底进行了清洗,致使包括前任中国总裁在内的三位关键位置高管离职。也许,宝马可以立即招入相应职位的人将这个空缺补上,但是据传,现在的宝马内部,已经出现了庞大的权力真空。
确实,从一般情况猜测来看,当一个公司的总裁更换,就会出现一定的交接障碍,新一位总裁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熟悉自己的工作。如果在总裁交接之时,下面的关键位置还发生了空缺,那就相当麻烦了。因为新总裁几乎难以知道那个位置原本要做哪些事。
宝马跟史登科总裁一起离任的副总裁是宝马中国的骨干,同时他们也是直接向史登科总裁汇报工作。那么就会造成一个情况——除了史登科总裁以外,没有其他人能够将他们两个包括他们的实权很好地利用起来。直接向总裁汇报的人,实权往往要大于职位所代表的权利。他们的实权增加,自然就代表别人的实权减少他们可以侵占别人的实权,并不代表他们的下一任也可以侵占别人的实权。恐怕他们的下一任连巩固自己应有的权利也来不及。于是,权力真空就产生了。
离职的副总裁戴雷是华晨宝马的人,主管华晨宝马的营销。但他又是一名外国人,并且跟主管进口宝马的陆逸一同为史登科的左右手,可以说是地位相等的同事。再加上中国人陆逸主管进口车,从情绪上就不大可能用进口车**国产车,同样德国人戴雷从情绪上也不可能喜欢用国产宝马**进口宝马的市场。这就让国产宝马与进口宝马的营销有了非常和谐配合。
现在,配合没有了,两个位置都没人了。从华晨宝马一开始否认戴雷离职到第二天承认戴雷离职,从华晨宝马内部对戴雷离职感到惊讶就可以看出来,华晨宝马并不希望戴雷离开,因为有他在,宝马国产车与进口车才得以和谐相处这么多年。
奔驰有前车之鉴摆在那里,华晨宝马不愿意成为第二个。但现在已经晚了,如果宝马新总裁不能解决好这个问题,那奔驰就该偷笑了。之前的权利构架,等于华晨甘愿将国产宝马的销售权交给宝马中国,因为在宝马中国有一个中国人负责进口车。但现在?看看奔驰,是将销售权全部交给北汽,才勉强换得一些安宁。宝马中国的新总裁来中国就是为了收权的,他会将销售大权交出去?当然不可能,或者他来中国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进口车所占的销量比例,这等于断华晨的财路。
也许,不久以后,宝马中国断华晨财路之时,也断了自己财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