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暴利”背后“猫腻”种种

2014-03-31来源 : 互联网

汽车维修,5000元买来的进口配件,仔细一看,竟是千元不到的“国产件”;保险丝松了,2元*就可以解决问题,却花了600元,换掉了一堆零部件……

这样的投诉绝非个例。来自市消保委汽车专业办公室的数据显示,汽车维修方面的投诉年年增加,2013年,全市消保系统接到相关投诉达到4003余件。而今年 1-2月份,专业办受理的相关投诉更比去年同期上涨了20%。小病大修、以次充好等等问题,在汽车维修行业普遍存在。为了追求更多的“**”,维修商们玩起了各种“猫腻”。

“进口价”买来“国产件”

一辆进口车的后保险杠,市场价约2000元;可在4S店,售价近5000元。而当消费者付出了5000元后,4S店却给装上了价值1000元不到的“国产件”……市民熊先生向本报反映了他的修车遭遇。

熊先生送修的是进口款“克莱斯勒300C”。因追尾后保险杠受损,于是他前往金沙江路上的“名创”4S店进行维修。在保险公司定损时,4S店报价更换后保险杠以及一些配件需要材料费、工时费共1万元,理由是配件皆为进口件,其中后保险杠就要近5000元。而熊先生自行了解到,该车的进口后保险杠配件市场价仅约2000元左右。尽管4S店报价有些高,但考虑到可以“进保”,熊先生也就没管那么多。

半个月后,维修完成。提车时,熊先生习惯性地拍了拍新装上的保险杠,马上发现“手感”不对:新保险杠拍声偏脆,不如原来沉闷,手感也软了不少。这是货真价实的“进口件”吗?熊先生要求4S店拆下验证,查看配件上的进口编码“验明真身”。4S店这才承认:进口件“缺货”,配货时间漫长,就给熊先生安上了国产配件。而这种国产件,市场价格不过千元。市消保委汽车专业办公室认为,4S店的这种行为已构成“欺诈”。在双方协商下,4S店退还了维修款,并进行了赔偿。

去年,国家质检总局开展的一次暗访显示,103家汽车4S店中,有17家在维修和养护时不使用原厂配件,31家掺杂使用非原厂配件,以次充好的情况达46%。可是,如果消费者没那么细心,4S店的“花招”不就得逞了?

“小病大修”司空见惯

马先生向记者描述了他的一次保养经历。仅仅是表达了“感觉动力有些不足”这样宽泛的意见,4S店未作任何检查,随即开出了一堆“处方”,从“更换*花塞”、 “更换空气滤芯”到“清洗油路”、“清除发动机积炭”一大堆。“一定要换吗?”“*好换掉,否则时间一长,问题就‘严重’了。”*终,马先生付了2000 多元给车辆做了全套更换和清洗,加上常规保养的费用,将近3000元。事后想想有些“冤”,咨询其他修理店,师傅称,这样的问题或许一瓶几十元的添加剂就能解决。

王女士的车,仅仅是电瓶接触不良,导致车辆有时无法打着。开到4S店后,先后换了继电器、钥匙控制器等一堆部件,可车子开回家没两天,**病又犯。投诉后,4S店才仔细检查,*终发现,只需要将电瓶接口部位拧拧紧,问题就解决了。

在去年的诸多车辆维修投诉中,类似案例不少见,几乎涵盖了每个品牌的4S店。“小病大修”、“以换代修”是目前4S店普遍存在的潜规则。车辆进店,往往都不按维修先检后修的流程操作,而是随口报出一堆问题,并冠之以“电脑检测的结果”、“问题很严重”等托词,让你掏*买单。

维修“猫腻”**困难

尽管“国产件”纠纷解决了,但熊先生的“克莱斯勒300C”仍有问题在“发酵”。提车时,他发现车门侧甩上了一条油漆;车前仪表台上留下了一摊凝固的胶水。熊先生怀疑:维修过程中,发生了什么?除了后保险杠,车里的其他部位,又是否被人动过?

为解除心中疑惑,熊先生要求4S店提供维修过程的监控录像。可4S回应,维修区域无监控摄像头。而记者随后咨询相关部门得知,目前也并无法规要求4S店的维修过程必须留下相关监控录像,供消费者查阅。

由于消费者不具备汽车维修方面的专业知识,很难看出汽车维修方面的猫腻。而4S店为消费者提供的维修单内容都不太全面,往往只标注维修费用、更换零部件费用等内容。对汽车产生故障的原理、维修程序没有明确标注,消费者无法得知维修过程是否合规。

那么,是否有相关的检测服务,检测车辆的维修质量?记者致电质监部门。质监部门回应,下设的机动车检测机构仅负责检测车辆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看来,目前的汽车维修售后服务,对消费者来说毫无透明可言。一旦遭遇维修纠纷,消费者面临的就是“取证难”和“鉴定难”。

记者观察

谁来约束4S店?

出于对品牌信誉度的信任,在目前的汽车维修市场上,4S店处于**优势地位。但事实上,这样的“垄断”地位,反而给4S店追逐**留有了空间。据消保委**介绍,4S店的售后利润已远超车辆的销售利润,成为利润的主要来源。

4S店的行为,该由谁来约束?**认为,*先应该是汽车生产厂商。一旦发现4S店存在使用假冒伪劣配件、小病大修并造成严重影响的,可以取消其销售资格。但是,这似乎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来自行业以及质监等部门的监管亦必不可少。维修现场理应公布规范的检测、维修流程,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维修过程应有监控记录备查,以便消费者**。同时,要解决检测机构缺位的问题,建立起公正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平衡厂家、4S店和车主之间的权责,让问题检测、质量鉴定和消费者**都有有效途径。

“汽车三包”已经实施,但在具体实施中还有很多方面有待进一步细化、完善。尽管我国已是全球汽车第一消费大国,但从用车环境和消费者权益保障方面来看,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