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新款车留神隐形减配 乞丐版车最易减配

2015-07-21来源 : 互联网

汽车增配不增价,是人们在购车时经常会碰到的宣传标语,很多车型的年度改款往往都是以增加或调整部分配置并保留原来指导价来吸引客户。但是,实际上汽车在改款或推出特别版车型时,以减配换得更低的售价,同样是业界经常实行的做法。只是,由于汽车生产厂家、经销商在对减配车型做宣传**时,往往有意无意忽略其减配的事实,而是突出其又优惠了多少。同时,消费者在购车时,往往倾向于购买自己消费上限级别的品牌,一款车中*低配车型往往大行其道。总之,消费者在享受低价的同时,对车型的减配还是得多花心思研究一番,别让有的车企为降低成本偷工减料,影响车主自身的行驶安全。

案例一:

车尾厢底垫现泡沫塑料

包牌价16万元就将一辆属于中**别的特价新车收入囊中,禅城车主阿隆感觉相当划算。虽然是刚刚经历换代的老款车型,但阿隆在购车时整整拿到了4万多元的优惠,这在当前中**别车型中仍很少见。

然而,车用了没多久,阿隆心里不爽起来。原来,阿隆有天收拾车内时无意中发现这辆中**轿车的尾厢底垫下居然填充有白色的泡沫塑料。有业内人士告知,该情况并非阿隆的车*有,其购买的属减配车型,其他同配置车型情况都差不多。

案例二:

“*低配”车型减配难发现

车主闵先生告知记者,其购买了一款入门级*低配紧凑型轿车。4S店销售人员一直强调这款上市不久的改款车型属于增配不加价车型。在闵先生能看见的地方,这款改款车型确实增加了不少配置,比如运动外观套件、行车电脑显示屏等,闵先生很开心将自己心仪已久的这辆轿车买回了家。闵先生后来发现问题是在一次浏览该车型的某车主**。

据其了解,原来该车型在看不见的地方,减配相当严重,比如原本为标配的车身稳定系统现在没有了,后防撞钢梁变成了其他低价值材料,备胎也并非全尺寸备胎,四轮碟刹变成了后轮鼓刹。

现象:

车型减配“蔚然成风”

对车型减配问题,记者也做了一番调查。在不少4S店,特别在提及老款车和新款车哪些方面不同时,销售人员往往会介绍新款车增加了天窗、增加了多功能方向盘、增加了影音娱乐导航、增加了运动套件等,几乎主要的介绍都会围绕新款车型看得见的部分而展开。

至于缩减了哪些配置,销售人员往往会轻描淡写讲述一番,比如少两个气囊、没有标配车身稳定系统等。实际上,更多看不见的配置往往会在轻描淡写的讲述中有意无意将其忽略掉。

记者发现,很多减配车型或调整配置车型往往以降价车、改款车、特价车以及特别版车型的面目出现,其中又以*低配车型居多。这些车型厂家指导价较老款车往往有所降低,引得消费者趋之若鹜。但其实质上甚至在防撞钢梁、车内阻燃材料等方面都打了主意。

更加突出的是一些海外版车型在被合资厂商引入国内之后,减配的情况更加明显。从外观上看,这些车型往往为适应中国消费者的喜好而加长加宽,有的还增加天窗,有的甚至全系赠送车载导航,但是,一些和安全性有关的材料、配置却被改变或精简了。

而出现海外车到中国后减配的情况并非一两个品牌有,所涉及品牌其实相当多,这也是有不少车主热衷于购买纯进口车型的原因。

分析:

减配要**安全性能

不同厂家在华南区的代表在回答记者提出的关于一些车型减配的问题时,都认为自己在某些车型上的“调整”配置是基于市场需求而做的,并且均坚持了在保持安全性方面的减配。至于各厂商在车型减配特别是引进车型减配之后是否会影响驾驶人员安全,目前尚无**机构给出明确说法。消费者也多数是偶尔发现自己的车型在减配之后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更高的车祸死亡率固然和国内交通文明程度有一定关系,但不能忽视汽车本身安全性可能存在的问题。

佛山一家4S店的技术总监曹岩介绍,不少品牌在减配或调整配置时,往往会提出一些安全性的概念或找到某些汽车安全监测机构的数据作为支持。在当前缺乏更完善监测数据的条件下,依靠汽车厂家自律特别重要,但起码要遵守一条基本原则:你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舒适性、功能性减配,但涉及车辆基本安全性能时,应**足够真材实料。

提醒:

哪些减配不应忽视?

技术人士介绍,车主要注意的关键性安全配置应包括如车身特别是关键位置的钢板材质、安全气囊、ESP等各种名称的车身稳定系统、ABS、车内线束等。特别是有不少车型在公开的数据指标中,会有超高强度钢板的使用率等方面说明,车主可进行比较。另外,车身的焊接工艺也直接关系到车辆的安全性。

*好能了解清楚具体是那款车型获得几星安全奖项。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