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使用化油器发动机的驾驶者,一旦改用电喷发动机,在操控细节方面确实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重新适应,例如起动,电喷发动机是不需要踏油门的,反之只会导致起动困难;还有就是加速,电喷发动机的燃料分配比较准确及均匀,故此加速特别凌厉。
电喷发动机不单可以增加驾驶乐趣,更重要的是,电喷发动机排放出的一氧化炭、碳氢化合物和氢氧化物等对环境污染的气体,要比化油器发动机少得多。再加上装有催化器的排气系统和使用无铅汽油,公害理应较低。
环保与性能的矛盾
当然,环保条例只关注到污染问题,并不理会发动机阶性能输出,严格来说,这两者可说是对抗的,因此,发动机工程师便要在这方面动动脑筋。举例说,在结构方面,加强对点*时间、进气量及燃油雾化的程度作出控制。
汽缸和气阀数量的增加,汽缸压缩比例的增加,以及汽油喷射孔数量的增加等等,设计精密,无非是要在符合环保条例之余,又能保持发动机应有的动力输出。各国的发动机厂家都致力向这方面发展,其中的共同点是所出产的发动机必需以高辛烷值的汽油作燃料。
汽油生产商的策略
刚从原油提炼出来的汽油是不能用作汽车发动机燃料的,因基本上它不能令发动机畅顺地运转,必需在生产过程中混入抗爆剂、润滑剂。清洁剂及用以识别的色素,这些添加剂亦可用作调整燃油辛烷值之用,但其中一项重要的添加剂“铅”,就因为环保问题必需要取代,生产商必须以其他不含铅的化学剂来维持汽油的辛烷值。
各油商使用的化学剂均有所不同,从汽油的色素来看,就可以分辨出其差异之处,其中有深色和浅色的比较,但无论如可,众多添加剂所引起的后遗症对汽车用户的影响的确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