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到了10月份以后,中日***危机引起的**热潮在逐渐消退,*****是网络上被搜索得*热门的几个词语之一,各大城市关于**系产品的**也基本上销声匿迹,但是,部分在中国的日本车企却受到了比8、9月份更加严重的销售打击。10月份的同比跌幅更高于9月。
本田10月份的销量为24,115辆,比去年10月的51,826辆同比下降54%。高于丰田10月的同比下降44%,也高于日产的同比下降41%。要知道,去年日系车在中国市场处于颓势,并且去年日系车受到了日本大地震非常大的影响。而今年却是日系车在中国大陆的发力年,日系三***都在中国或发力或布局,试图跟欧美车系一争高下。
但现在却是,发力年的日系车却比颓废年的日系车出现了大幅度销量下跌。
这就是汽车销量的“滞后影响”所造成的。汽车从出厂、到运输、到经销商验货**、到顾客订车提车,所有的环节都有一定的滞后性。这些滞后性造成的结果就是厂商端对市场反应比销售端迟钝很多。有可能销售端已经开始叫苦连天时,厂商端的财务表表却显示一切正常。
所以当9月份销售危机已经产生时,对于日系厂商来说销售还保持着一定程度的正常。当到了10月份时,9月产生的销售危机才慢慢传递到厂商处。
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一是要建立与销售终端的快速沟通渠道,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工程,而且销售终端也不见得愿意经常沟通,让人对自己指手画脚。二是对市场有一定的预见性。不需要市场报告,也不需要详细准确的数据,只需要从各种媒体获取方方面面的信息,就对于自身的销售状况有大概的预测与掌握。这样做虽然不能像数据一样准确,却胜在非常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