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已经正式实施一个月了,虽然新政严重制约了汽车4S店的加价、绑定保险、***用等行为。但是4s店仍然会找到漏洞,实行各种**条款,各种隐形消费。今天我们就来说说4S店的那些潜规则,希望能让大家在买车、养车时尽量避免被坑!
1、强制销售变成了“建议”
有不少消费者认为“办法”**后,4S店不会再强制捆绑消费了。但实际上很多4S店依然存在捆绑销售,4S店不会再在购车合同中提及“强制保险”、“搭售装潢”等内容,而是把这些内容放到自愿选择栏目里,以“建议”消费者购买的方式出现。如果消费者不同意,购车优惠就会大大减少,*终消费者还是被迫选择妥协。
2、收取出库费、检测费
相信有不少车主在去4S店提车时,都有遇到被销售收取出库费以及PDI售前检测费的情况,少则几百,多则成千上万,不交*就不能提车。但实际上,这笔费用属于汽车仓储费的一种,与消费者无关。因为多数汽车品牌的出库费皆计算在车价之内,属于车辆的成本之一,所以无需另行支付。
即使经销商必须缴纳出库费给厂家,这些费用也应该算在经销商的成本之内,由经销商自行消化,而不应该让消费者来承担。同样,车辆检测费也是相同的道理。由厂家运过来的车辆,检测车辆各个方面的情况,保养好车辆,应该属于经销商的职责范围之内,而不应再向消费者收取所谓的检测费。
3、修车只换不修利润高
许多汽修技工其实应该称为“换件工”。对于车辆一些配件出现的小故障,能修理的却换件,能换零件的却换总成。大大增加了客户的维修成本,这样4S店就能趁机*取利润也节省时间。
4、保养强制更换油底壳螺丝
这个属于个别奇葩4S店的作为,就是把油底壳螺丝换成他们的“专用”螺丝,也就是防盗螺丝。这样车主在别的地方无法用扳手拧开油底壳,在一般的修车店就没办法进行保养,只能去他们4S店进行保养了。
总结:普通消费者在汽车消费的各个环节都像是一块肥肉,各个环节的经营者都希望从消费者身上分一杯羹,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在消费者中应该了解各个合同、条款中的具体规定细则,争取可以做到明明白白的消费,遇到不合理、不平等条约的时候应该主动用法律**自身权益。